本土疫情持續延燒,指揮中心宣布今(22)日又新增321例,另有400例「校正回歸」上周個案。但「校正回歸」名詞一出,讓不少人好奇到底是什麼意思?對此,有網友怒轟指揮中心「用名詞呼攏人民」、「有蓋牌嫌疑」,立委陳玉珍及議員徐巧芯也在臉書開嗆。對此,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做出解釋。
▲陳玉珍怒嗆中央確診數字公布標準不一。(圖/翻攝自陳玉珍臉書)
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在臉書痛批,「確診數字的公布標準要一致!不要天天改變算法!指揮中心說今天是323例,另外有校正回歸400例。所以數字要怎麼說都是隨他們的嗎?意思是過兩天後也可以說今天的323例也會被校正回歸成423 ?523?」她更怒嗆:「政府到底在怕什麼!」而同黨籍議員徐巧芯也開嗆,「蓋牌跟校正回歸的差別是什麼?說穿了就是分期付款到一個段落要繳利息嘛。名詞很好聽,數字很真實。人民不是笨蛋。」
之所以有「校正回歸個案」,陳時中於記者會解釋,因為個案在通報上的時間差,加上近期病例爆多造成「塞車」,導致該歸類在前幾天的個案遺漏掉,因此在5月16日至5月21日通報的病例數要多增加400例確診。
▼陳時中解釋何為「校正回歸」。(圖/壹電視)
但今日新增321例,再加上400例校正回歸個案,外界好奇是否可以指「單日新增700多例」?對此,指揮官陳時中則再三強調,「不可將數字加起來作為計算。」更說明,若把行政上的案例歸在同一天,會造成很大的誤解,對疫情判斷不利。
此外,針對外界質疑「校正回歸」有蓋牌疑慮,陳時中則表示,應該是「掀牌」吧,怎麼會是蓋牌?把事實顯露出來屬掀牌,「沒有顯露才是蓋牌。」而對於有記者發問「校正回歸」是否為世界首創名詞,陳時中則未正面回應,但再三強調因為塞車導致排序錯誤,是一定要校正回來的。至於明天還會繼續塞車嗎?陳時中回應,塞車情況並沒有完全被解決,只有大部分被解決。他也相信會陸續解決,行政簡化後,能夠儘速知道真正情況,對疫情判斷才有幫助。
快訊/興達電廠1號機電量僅4成! 台電宣布部分地區「緊急停電」
2021-05-18 00:51©Next TV BROCAS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壹傳媒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