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春節是台灣最重要、最隆重也是放假最多天的傳統節日,且華人過春節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。春節不僅是台灣與中國的傳統佳節,也是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重要節慶,雖然都是過春節,但是各個國家在文化和習俗上還是有著許多的差異,接下來就來了解日本與韓國是怎麼樣過春節的吧!
韓國
過年對韓國人來說是非常盛大且有意義的假期,韓國人們稱春節爲「舊正」(구정),與稱元旦爲「新正」(신정)相互對應。不過在韓國的春節假期並沒有像台灣一樣放得這麼長,國定的春節通常只會放除夕、初一、初二,共三日,這也是他們一年當中假期最長的時候,所以每當韓國人聽說台灣能放這麼長的春節假期,都表示超級羨慕!
▲韓國民眾每到春節時都會穿上傳統民族服裝返鄉過節。(圖/翻攝自韓遊網)
韓國人過春節時一般都會在家中團聚,而且為免去帶來的厄運,人們都會謹言慎行,並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朝鮮傳統民族服裝返鄉過節。人們除夕當天也會吃年夜飯,年夜飯則必須是自家動手並在家裡就餐,對韓國人來說除夕吃團圓飯不僅難得,也象徵著家族興旺。
▼韓國有祭祖的習慣,認爲春節是祭奠祖先、傳承孝道的好日子。(圖/翻攝韓遊網)
韓國家庭一樣每逢節慶都有祭祖的習慣,他們與我們一樣認爲春節是祭奠祖先、傳承孝道的好日子,不過韓國人的祭祀程序很嚴格,會要求祭祀時由長子為祭主,代表全家拜祭;在祠堂時則由宗族中的長房長子帶領全宗族成員祭拜,而供桌上的擺法就有「魚東肉西」、「頭東尾西」、「紅東白西」、「棗栗梨柿」、「生東熟西」、「左飯右羹」等規則。
▼在韓國白色具有「樸實、簡樸」的含義,因此會選用白包放入歲拜錢。
(圖/翻攝自K社韓文小百科)
在台灣小朋友們最期待的環節無疑是領紅包了,兩國人過春節的時候都會給晚輩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,但不同的是,我們是用紅色的信封包成「紅包」,而韓國人則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,雖然從台灣人的傳統觀念來看,大過年的送白包或許是不吉利的事,但是對韓國人而言,白色具有「純潔、光明」的含義,因此長輩會選用白包放入壓歲錢。
日本
日本新年指的是日本以及世界各地大和族的新年,是大和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,又稱這個節日為「正月」。日本的過年通常在每年的12月28日至隔年的1月3日為期間,新年時日本人一般都會去神社或者佛寺裡參拜,稱為「初詣」,是感謝神明保佑過去一年平安渡過,並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順利安康的習俗。
▼日本人會在元旦時到神社參拜,俗稱「初詣」來祈求平安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)
日本迎接新年時有許多各式各樣的活動,每樣都有它不同的含義所在,像是除夕子夜,全國各處的大小佛寺廟都會響起108下的鐘聲,稱為除夕敲鐘。這108下鐘聲原來是有特別意思的,第一種說法是這108下鐘聲代表驅走108個魔鬼,第二種說法是這108下鐘聲代表了108位神佛,第三種說法是這108下鐘聲代表代表了一年十二個月、二十四節氣、七十二候加起來的總數。但無論是哪一種原因,都反映了日本人通過這108下鐘聲驅走霉運、祈求神佛保佑的願望。
▼日本的寺院會在即將要過年時開始敲鐘,總計敲響108下。(圖/翻攝自YouTube)
日本在過新年時像台灣一樣,會在家中擺放吉祥的新年裝飾,我們的春節大多是在門口貼上春聯,而日本新年常見的年飾有「門松、注連繩、破魔矢、草耙、年畫、鏡餅」等。其中門松放置於家門口,是祈求讓神靈降臨自家;注連繩則是用以阻擋邪靈入侵;破魔矢一般是掛在神龕上方寓意破除妖魔。
▼日本過年時會在門口擺放吉祥的新年裝飾像是門松或注連繩。(圖/翻攝自unsplash)
日本與韓國的新年除了有許多當地特色之外,也能找到與我們相似的習俗傳統,反之在台灣也一樣能找到和其他國家相似的新年特色。不過無論是哪個國家,期待新的一年能夠除舊布新、好運高升的心情都是不變的,若有機會在跨年期間到日本或韓國旅遊,不妨觀察一下台灣與日本、韓國的新年差異吧!
【參考來源】
【猜您可能也會想看】
©Next TV BROCAS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壹傳媒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