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對台灣實施20%的暫時性稅率,沒想到實際稅率恐更高。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,20%只是對等關稅部分,還必須加上原有最惠國稅率,以及反傾銷、反補貼稅,實際課稅可能高於20%。經貿辦也說,行政院4月4日開記者會時,也已有說明。而原先面臨疊加稅率的日本,在和美國磋商後,美方已確認,將停止對日疊加對等關稅。
經貿辦指出,據川普總統7月31日簽署的行政命令,各國對等關稅是採產品原有MFN(最惠國待遇)關稅稅率,再加上該行政命令附件1所列對等關稅稅率,未列於附件1的國家,則為MFN關稅疊加10%的對等關稅。該行政命令中,僅有已與美方達成協議的歐盟,其對等關稅不是用疊加方式計算。
經貿辦表示,每個國家本身貿易結構不同,各國與美國針對對等關稅談判的狀況及進度亦有差異。從4月2日美方公布對等關稅政策迄今,大多數與美國有經貿往來的國家,其關稅稅率均是採產品原有MFN關稅,再加上對等關稅的方式計算,因此,從4月美國政策生效至7月31日間,各國關稅稅率為,產品原有稅率疊加暫行期間的10%稅率。
而依據美國7月31日最新的行政命令,從8月7日起,瑞士是原有稅率疊加39%、印度是疊加25%、越南疊加20%、菲律賓、泰國及印尼等3國是疊加19%、韓國是疊加15%等。依此原則,我國關稅為產品的原有MFN關稅疊加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20%。
經貿辦也指出,行政院4月4日召開「因應美國關稅,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」記者會時,其說明簡報已清楚說明依據美方的行政命令,各國輸美產品適用的關稅是在原有稅率外,另加徵個別國家的對等關稅。政府部會後續對外說明時,亦有明確提供此資訊。
關於美日關稅進度,日本談判代表再飛往華府磋商,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指稱,美國已確認將停止對日本疊加對等關稅,並依承諾調降日本輸美汽車關稅。
©Next TV BROCAS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壹傳媒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