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蓮太魯閣燕子口隧道17日出現堰塞湖,農業部發布紅色警戒,太魯閣全區封園。對此知名登山作家雪羊批評,他在18日晚間於臉書粉專發文,認為政府為了海拔300公尺高的堰塞湖,封閉3千公尺的山,質疑有政府高層向太管處施壓,為了展現救災的決心而「耍官威」,引發正反兩方論戰。雪羊19日再度發文,稱用詞過當確實也是問題,該道歉就道歉,感謝大家的批評指教。
其實這並非燕子口首次形成堰塞湖,東華大學研究團隊發現,燕子口曾在1951、1998年因地震及颱風,形成過2次堰塞湖。對此太管處也表示,太魯閣峽谷並非靜止,「我們應該瞭解山的脾氣」。
由於堰塞湖尚處紅色警戒,林保署為此也展開減災工程,根據花蓮分署新聞稿今(20)日發布的新聞稿指出,目前施工廠商持續進入現場,進行作業道推進與刷坡工作,預計達壩頂後啟動壩體降挖引流等減災工程。後續由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團隊與林業保育署同仁,持續進行監測。雖然現在水位還在壩體高度內,但公路局擔心溢流的水會影響下方太魯閣大橋通車安全,必要時會進行封橋。
此外,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也提到,由於此處崩塌的土質大部分是以大理石、花崗岩等材質,所以形成大量的泥流的機會不大。雖然燕子口堰塞湖沒有即時危險性,但接下來的連日豪雨也將是一大難題。
©Next TV BROCAS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壹傳媒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