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土疫情還在高原期,根據最新統計,現在全國染疫率約9%,北北基桃則達到10%至15%,不過疫情指揮中心認為10%染疫率,可能是疫情高點,隨後將緩坡下降,不少專家也持相同看法,但美國最新大型研究顯示,疫苗對預防新冠後遺症效果,仍然是相當有限。
▲根據美國研究顯示,疫苗對於預防後遺症效果西當有限。(圖/年代新聞)
長輩們在醫院苦苦等候,不管是等篩檢,還是染疫後有不舒服的後遺症,都讓他們緊皺眉頭,但美國最新研究顯示,疫苗對預防新冠後遺症效果竟然很有限!
家醫科醫師 林應然:「我們打疫苗不能避免你被感染,但是可以避免你變成重症或死亡,那一樣就後遺症來講,假設你打完疫苗之後你感染是比較輕症,後遺症通常會比較少。」
▼藉由打疫苗能避免重症,讓年長的長輩降低死亡的風險。(圖/年代新聞)
專家指出,疫苗確實能降低重症,但要杜絕病毒或染疫後發炎,情況不太可能,換句話說,對長期新冠只能提供適度保護,而放眼國內疫情,醫師沈政男表示這三天全台加總起來 已經低於上周,前三天這是高原開始崩毀的徵兆,曲線正在準備往下走了,他也認為今(2)日,就是高雄的高峰,台南也是如此,更有醫師大膽預測,全國染疫率超過10%,疫情將趨緩。
新光醫院副院長 洪子仁:「人口中已經有一部分的,比例譬如說15%或20%的人已經染疫又康復,以後他就會形成一個抗體的保護,以全世界來講,看起來大概的比例都在15%到20%左右。」
▼洪子仁副院長表示目前全球有15至20%的人有抗體。(圖/年代新聞)
最新統計,現在全國染疫率約9%,北北基桃則達到10至15%,將緩坡下降,也就是說單日新增「10萬例本土」不會發生了,但問題是死亡率還是重點,特別是65歲以上,未來要預防這年齡層可能的重症感染。
▼未來要控制好死亡率,才能讓民眾恢復正常生活。(圖/年代新聞)
醫科醫師 林應然:「幾乎每一個人都要得過,才可能免疫。」
經歷過嚴重感染期,目標族群再縮小,因為要與病毒共存,就得把死亡率控制得當,期盼染疫數量減少同時,中重症減少,讓大家恢復正常生活。
©Next TV BROCAS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壹傳媒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