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:

【壹視角】陶藝家愛上貓! 闢百坪貓樂園 麥又仁樂被「主子」蹭出一身毛

   2023-09-16 20:00 呂郁鈴 點閱:0



毛茸茸的身影在樹藤上飛簷走壁,用高人一等的靈動大眼看著眾多人類們,「喵~喵~喵~」聽這聲音就知道,貓咪們在呼喚著每位店小二、貓奴來伺候,這是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貓咪咖啡廳-貓谷,出自於青年老闆麥又仁之手,收容許多隻貓為牠們打造安居樂活的小窩,也吸引顧客來「吸貓」療癒,但其實經營貓谷咖啡廳只是麥又仁的副業,他真正的職業可跟咖啡廳一點都勾不著邊,是個「陶藝家」。


「貓咪+陶藝」蹦出新火花! 誕生「貓太極」得意之作


厚實陶土在輪盤上不停的轉動,沾濕的手為陶土塑型,再用工具做些線條上的變化,手法快速俐落,約5分鐘就完成一個小碗。年紀輕輕就創業咖啡廳的麥又仁,自幼在陶藝家庭的環境長大,6歲就開始接觸陶藝這門技術,個性活潑的他也當起小老師教導學生。從拉坏到製作一些基礎的碗盤、杯子、花瓶等,累積的作品相當可觀,也曾被封為「年紀最小的陶藝家」。


▲陶藝家麥又仁6歲接觸陶藝,也曾被封為「年紀最小的陶藝家」。(圖/壹電視)


這些年來,累積了林林總總的作品,其中「貓咪」的陶藝品也別具特色,看著貓咪打哈欠、伸懶腰、互相依偎的模樣,除了帶給他心靈上的療癒外,也把這些形象成為他創作的靈感。當中「貓太極」的系列作,將貓柔軟的身段與太極「邁步如貓型,形如捕鼠之貓」的形象做結合,和貓相處多年的麥又仁,透過這些元素製作出一個個像貓一樣「靜如山岳、動若江河」的陶藝品,外表堅硬的陶瓷,經由阿仁的巧手卻能表現如此柔軟、輕飄,令人讚嘆不已!


「貓太極」的系列作別具特色。(圖/壹電視


不僅如此,經過爸爸麥傳亮與叔叔麥智通的指導,麥又仁在2014年起到2020年,也在許多地區進行兩岸展會交流,布局中國北京、廣州等地,一年跑遍二十多個城市,推廣台灣民窯、傳統柴窯,延續文化精神。參加各式中國陶藝比賽,榮獲大小獎項無數。


20幾歲青年便有一番作為,麥又仁曾想讓自己看起來穩重,看著周遭4、50歲的陶藝家都留著長髮和鬍子,他也有模有樣地效仿,「20幾歲的青年,頂著40幾歲大叔的樣貌」這也是他所謂的「藝術家之魂」。而這點藝術氣息也開始加在自己的創作上,像是麥又仁將「水番流」技術加以運用,在傳統技術中結合年輕創新思維,在不完全跳脫傳統經典美的情況,又能打破框架,做出別有風味的茶壺,讓人喝茶不再無聊。


作品讓人做夢都想要! 麥又仁遇新知找回成就感!


從小就接觸陶藝的麥又仁,製作出一個個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,但其實在國中期間,他曾一度覺得疲乏,「以前因為喜歡、因為環境而做,隨著年紀增長開始覺得累了、不想做了…」陶土捏的多完美,進窯前後都無法預期,找不到成就感的麥又仁,曾思索是否要重新轉換跑道,直到去中國參展遇到某位客人,讓他心境開始轉變…


▼麥又仁曾思索是否要重新轉換跑。(圖/壹電視


麥又仁回憶起當時有位客人想要買他的作品,但因為價格讓他卻步,隔天這位客人又來了,他說道「麥老師,我回去的時候想了一整個晚上,我連做夢都夢到它啊!所以我又跑來了。」頓時這讓麥又仁感受到「原來我的作品會讓人印象深刻、原來有人這麼喜歡我的作品。」


客人的一番話讓麥又仁得到成就感,重新整合家裡的資源加上自己的思路,不用刻意做出什麼花樣,隨心所欲也可以讓人意想不到,「每個作品都帶出自己的心聲、自己的作品能夠讓他人喜悅。」這份理念成為他一直以來堅持的動力。


「抓老鼠」變愛上貓 麥又仁因朋友「一句話」成貓奴


麥又仁除了在家創作,有時也會跟其他陶藝家交流,當初並沒有營業貓咪咖啡廳的想法,是一次與朋友間的對話,讓他開啟貓谷咖啡廳成形的契機…


▼麥又仁打造貓主子與貓奴間的快樂小天地。(圖/壹電視


以前在麥家裡養貓是為了抓老鼠,希望老鼠不要去啃咬陶藝品。麥又仁說道,其實在家中園區有收留30多隻的貓咪,有時朋友會到家中作客,看見可愛貓咪的模樣只有他一人獨享,讓他們不禁打趣地說「阿仁,你太自私了,怎麼可以一人獨享所有貓咪,要懂得分享啊!」紛紛建議要不營業成寵物咖啡廳,之後便開始打造貓主子與貓奴間的快樂小天地。


以貨櫃屋搭成一個室內場所,在二叭子山上就地取材,跟爸爸、叔叔、兄弟姊妹用樹藤編織成一窩又一窩的鳥巢,讓牠們可以四處攀爬,貓咪收留數量也從原本30多隻逐漸增加,但基本的照應也不會缺少,像是有美容室定期洗澡,有隔離室讓獸醫師為受傷或生病的貓定期治療、檢查,「讓牠們有一個溫暖的家,不用再擔驚受怕。」


▼貓谷咖啡廳內的樹藤編織是由麥家人一同親手打造。(圖/壹電視


漸漸地貓谷咖啡廳開始起色,受到許多顧客前來療癒身心,也冥冥之中遇見某些緣分。麥又仁分享曾有位客人來到貓谷,無意間發現其中一隻貓,跟他離世的貓長的很像,這位客人秀出貓咪生前的可愛模樣,讓麥又仁驚呼「真的很像耶!」儘管緣分已盡,但思念的牽線又再次遇見所愛,或許,這就是命中註定吧!


▼杀阡陌以前散發出生人勿近的氣場,如今變得親近。(圖/壹電視


貓咪的萌樣擄獲人心、個性溫順,但其實每隻貓咪並不是一開始就很親人,麥又仁談到其一隻印象深刻的是「杀阡陌」,取名來自於一個古裝劇裡面一個壞壞的角色,因為杀阡陌「太兇了」、「會咬人」,原本一開始是無法被領養的,沒有人可以跟牠互動,但麥又仁不放棄,跟動物之家說「不然讓我來試試!」


想把貓的傲氣訓練的服服貼貼,確實不容易,麥又仁一開始手都被阡陌咬出幾個洞,想讓杀阡陌習慣被撫摸的感覺,因此靠近牠都要戴三層工業用手套保護自己。經過1年半的時間,杀阡陌漸漸地信任人類、不再有警覺性,開始慢慢地拉近與麥又仁的距離,到了現在杀阡陌非常撒嬌,你叫牠的名字就會回應,拍拍牠的屁股也不會濺血了。


做陶藝斜槓貓咪咖啡館! 父親力挺「開副本兒子」做想做的事


貓谷咖啡廳經營有成、陶藝品也受行家愛不釋手,兒子有這一番成就,爸爸麥傳亮都看在眼裡,談到阿仁,他認為兒子不管對陶藝還是貓都非常用心,比如說這隻貓應該要吃什麼飼料;公貓應該用少鹽飼料等,每隻貓也都各有名字,這隻的個性比較親人、這隻聽得懂一些口令,這些無微不至的照料,雖然辛苦但也做得愉快。


看著兒子一步步的成長,讓麥爸爸備感驕傲。(圖/壹電視


除此之外,麥又仁也不光是對貓的特質研究非常細緻,他的作品也有許多細膩的小巧思,像是誰也想不到在吃海鮮時,手上的蟹螯意外變成茶壺的握把;思想前衛的他,也用較少陶藝家會推廣作品的管道「臉書直播」,讓作品找到有緣人收藏。看著兒子一步步的成長、懂事、做著自己喜愛的事,讓麥爸爸備感驕傲,也期許兒子,用心經營做出特色,多元發展不被侷限,而「家人」會是最強後盾。


樂當貓咪店小二 麥又仁打破「傳統框架」人生


從做陶燒窯到開貓谷咖啡廳,雖然初期真的是蠟燭兩頭燒,身心靈都非常疲憊,但他漸漸地取出平衡後反而很樂在其中。製陶到現在已經22年的麥又仁,了解付出很大的努力,未必會得到很好的結果,即便如此仍不減他創作的熱情,看到陶土不會厭世反而覺得親切,遇到瓶頸時有家人談天聊心、腦力激盪;休息時有貓咪的陪伴,看著牠們無憂無慮的模樣,沉浸在舒壓可愛的氛圍。


陶藝家和咖啡廳老闆的雙重人生,麥又仁樂在其中享受斜槓生活。(圖/壹電視


麥又仁希望在未來貓谷咖啡廳穩定後,可以將把陶藝發展更多元,讓更多人認識陶藝,打破陶瓷只運用在杯子、碗盤等器皿上,更打算將用陶瓷和貓咪結合,做出更精巧的飾品、吊墜,讓喜愛貓咪、陶藝的有緣人一起來同樂!麥又仁開啟陶藝家和咖啡廳老闆的雙重人生,安靜地做著陶、忙碌地當貓的店小二,如同貓能動能靜的他也不被「傳統框架」給拘束,走出自己的路,樂在其中享受斜槓人生。



熱門新聞
推薦文章
  • 壹電視新聞台客服: 0809-009-995
  • 客服信箱: service@nexttv.com.tw
  • 壹電視綜合台客服: (02)7737-4681
  • 客服信箱: webservice1@nexttv.com.tw
  • 壹電視電影台客服: (02)7737-4683
  • 客服信箱: movieservice@nexttv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