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一O八年六月廿八日(星期五)中午十二點卅分
地點: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48號 壹電視大樓四樓會議室
出席:
主委 黃葳威 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/政大廣電系教授
委員 余朝為 壹電視新聞台總編輯(請假)
委員 林維國 輔仁大學大傳所所長
委員 許文青 晚晴婦女協會常務理事
委員 黃旭田 台北律師公會前理事長/律師
委員 杜聖聰 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
委員 王希文 壹電視新聞台副總編輯
列席 蘇巧莉 壹電視新聞台編審
議程:
一、討論議題
1、NCC函轉民眾申訴,6月1日播出「韓造勢! 30萬人膨風?」新聞中,涉嫌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第27條違反事實查證原則。
要請問一下各位委員,對於上次的會議紀錄有沒有意見?確認一下第三案的自律公約是否就這樣修改?
林委員:是指事實與查證的部分?
蘇編審:是的。
(全員無意見,依上次結論,微修壹電視新新聞台新聞自律公約)
===
蘇編審:今天就只有一案,民眾申訴「韓造勢新聞」警方統計人數的部分,涉嫌違反事實查證。
黃主委:請問有民眾來函申訴的詳細內容嗎?
蘇編審:民眾申訴的詳細內容,我們沒有收到也看不到,只有函文的內容。
許委員:我們可以建議要求看一下民眾申訴的詳細內容嗎?
蘇編審:目前只知道來函所說的部份。
林委員:民眾申訴的意見內容很不清楚,變成大家要用猜的?
黃主委:民眾還知道電視台涉嫌違反的條文?
黃委員:那不然就根據公文所陳述的,民眾簡問,我們就簡答就好了。
王委員:我們講警方統計人數,來源就是警方,媒體沒必要捏造這種消息來源。
蘇編審:請大家看新聞畫面。
黃主委:整個新聞看下來,覺得還好,數字呈現也有平衡。
王委員:這個應該是粉絲不滿,為什麼數字這麼懸殊。
黃委員:各台的數字呈現怎麼樣?
蘇編審:其他媒體講警方統計、警方估算,人數有7萬、也有7.5萬。
黃委員:很奇怪,這個數字這麼接近、還多數相同,媒體都是自行捏造?
蘇編審:補充說明,當天晚間,民進黨籍北市議員梁文傑就在臉書上po文,以過往經驗說明:凱道容量就是7萬5,誰不知道呢?他的貼文也驗證了警方的統計數字。
黃委員:如果記者確實是問了警察,雖沒有對外公開資訊,這個是可受公評的,但想問問,這個人數估算的部分,記者有沒有去自己評算過。這個部分很重要的,因為有兩件事情要注意的,數字有沒有按照警方提供,估算的方法跟範圍也都是警方給的。記者有沒有加入自我評斷,不要說本台根據過往經驗判斷,哪個數字比較接近事實…因為這個數字統計評斷,是要有公信力,記者要講就要夠謹慎、更精確,要禁得起驗證。不然就根據消息來源所講的數據就好。
杜委員:個人認為,講八萬、講九萬似乎可信度比較不足,因為從新聞看不出計算方法,到底人數是怎麼算出來的,建議可以多加幾句,告訴大家、說服大家的科學計算方法。直接說答案,恐怕經不起事後的壓力測試。涉及數字,方法必須要揭露,可以加強可信度,把謠言扼殺在搖籃之中。
王委員:所以os可以帶一句警方估算方法,面積X人數疏密程度,每平方公尺站2至3人?
黃主委:一定要這樣處理嗎?其實我們新聞就說人數已經來到哪裡、哪個路口,哪個據點,主辦單位估算有多少人,警方統計有多少人,這種人數算來算去也不夠準,無法完全的精確。
林委員:我是比較支持主委的意見,媒體不用困擾自己,去真正計算來證明新聞數字。這對媒體於比較不利的,我們只要有確實去向警方做了查證,問了人數,至於現場到底來了多少人,這個不是媒體的責任。我們要確認的是數據的消息來源是可靠的,媒體沒有偏頗、沒有造假、沒有混淆視聽,照實呈現相關說法就可以了,不要困擾自己,讓新聞越說越不清楚。沒有違反事實查證就可以了。
許委員:這個投訴來源,民眾的不滿癥結點應該是30萬與7萬的落差。不過剛剛看,我們的新聞其實是持平、客觀的。新聞是有確切的來源,就以這個方向做新聞說明就可以了。
蘇編審:各位委員看過新聞,都認為媒體的相關數字最不可能造假,但近期這種不理性的投訴越來越多,既無關公共利益只是情緒性不滿,或甚至為了一字一句有點雞蛋裡挑骨頭的申訴,帶給主管機關與媒體極大的困擾。
黃委員:這個很難。只要有民眾投訴,公部門就要處理,只要有一個不處理,民眾就會吵,像NCC就會被控訴不處理,忽視民眾意見,所以這個很難,可以建議把各台意見集結,透過公會向NCC提出困擾,看看能不能討論出解決方法。
結論:
1.本新聞消息來源並無明顯違反事實查證。
2.民眾隨意申訴媒體,任意指稱媒體涉嫌違反衛廣法,此類不理性也無關公共利益的申訴案件越來越多,已造成主管機關及媒體困擾,建請提案至衛星公會,由公會出面協調,找出更好的方式解決處理民眾不合理投訴問題。
二、決議事項:無
三、臨時提案:無
©Next TV BROCAS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壹傳媒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