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電視 APP下載

台海局勢升溫! 半導體處境不穩定 專家憂供應鏈恐「去台化」

台灣在高科技產業扮演重要角色,不過台海局勢升溫,不穩定的處境,也讓各界擔心半導體供應鏈恐怕會去台化。



南韓議員對外警告,南韓晶片業在中國投資超過美國十倍,美國對中的「晶片禁令」讓南韓損失慘重。另外雖然美國商務部對南韓兩大廠三星、SK海力士給予一年豁免期,不過也被指出其實是在警告他們在期限前撤中。而INTEL執行長則認為地緣政治的風險,讓台灣相當不穩定,各界擔心半導體供應鏈恐怕會「去台化」。 



▲台海局勢不穩定,專家擔憂未來半導體會「去台化」。(圖/翻攝自CNBC)


台灣在高科技產業扮演重要角色,不過台海局勢升溫,不穩定的處境,也因此讓各界擔心半導體供應鏈恐怕會「去台化」。


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,不該讓產業鏈去台化,不過INTEL執行行長季辛格,對此也感到憂慮,他指出在未來50年晶圓廠將左右一切,也代表著需要更彈性與平衡的供應鏈,但地緣政治風險讓台灣相當不穩定。


他希望晶圓代工的市佔率在美國,能從百分之12提升到百分之30,將歐洲提升到2成,而亞洲則是期望能從8成降到5成,需要把更多晶片先進製程從亞洲帶回歐美,另外美國對中晶片禁令也被說是拖累盟友南韓。


南韓議員警告,南韓的晶片業在中國投資超過美國十倍損失,相當慘重像是三星電子在1997年到2020年間,在美國市場投資約台幣1千2百億,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卻高達約台幣5千5百億,對美國投資的金額僅有中國的百分之22。


不過重押中國市場的還有南韓大廠SK海力士,更是將中國當作唯一的海外投資目的地,投資總額高達約8千億台幣,雖然美國商務部針對晶片出口禁令,向兩大南韓廠商開後門,給予1年豁免期,不過評論家指出,這等於是警告他們,必須在給出的期限前撤中赴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