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電視 APP下載

俄烏開戰! 各國憂核武攻擊 日倖存者曝「核戰逃生法」

俄烏開戰後,各國憂心核武攻擊,日本二戰核倖存者也曝光逃生法,最重要的就是要躲進地下,躲避原子彈光線照射。


當今國際形勢錯綜複雜,戰火仍在地球上的許多角落蔓延,一些霸權主義國家,更是企圖將核彈當成常規武器使用,一旦有核武器應用於戰場,極易引發國家誤判,進而引爆核戰爭,那這時候一般百姓要躲去哪裡?來看《壹電視》報導。


▲因原子彈產生的蕈菇雲。(圖/翻攝自YouTube)


原子彈投下,爆出強烈火光,出現巨大蕈菇雲,二戰後期,美國對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原子彈,造成上萬人喪命,而倖存者至今依然承受輻射和心理上的後果。


長崎核爆倖存者 岡信子:「雖然當時很多救難所,但是不知道家父被送到哪裡,我的體力也快到極限,天色變暗,我走到(學校)往後一看(就看到遺體)。」


回憶過往淚水止不住,當時家裡距離只有2公里的地方就發生原子彈爆發,讓當時只有16歲的這位倖存者岡信子被迫與家人天人永隔,承受身心靈上的巨大痛苦。還有倖存的少女,因為喉嚨乾得不得了,第一時間跳入河中,沒想到水面上浮著一層黑油似的東西,最後連同這層黑油一起喝了進去。


▼被原子彈摧毀的長崎。(圖/翻攝自朝日新聞)


長崎核爆倖存者 開勇:「當時激烈光束的衝擊,就像是1000根針頭刺向我。」


爆炸來的太突然,許多人根本來不及反應,而多數的倖存者是距離爆炸中心較為偏遠地方的民眾,爆炸時他們第一反應就是避免被原子彈產生的強光直射到,用安全的臥倒姿勢保護自己的身體,等外面沒有太大的聲音後,再急忙拿上應急包逃離到防空洞裡,也有核爆倖存者後代給大家展示了地下室的防空洞。


核爆倖存者後代展示避難防空洞,大小僅有一個停車格面積的一半。(圖/翻攝自朝日新聞)


後來根據資料統計,當時在廣島核爆中心位置1500米內的倖存者,幾乎都是躲在地下建築物內,顯示最佳選擇依然是躲進專門地下防核隱蔽所。而各國為了抵禦核爆,也打造不少地下避難所,像是美國夏延山地下防空司令部、俄羅斯莫斯科地區的核戰爭地下指揮所等,隨著俄烏開戰,核武的無情記憶再度浮上檯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