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因應地球面臨極端氣候、火山地震,甚至大規模核戰等毀滅性災難威脅,科學家提出一項「月球方舟」計畫,要將全球超過670萬物種的種子、精子與卵子,冷凍後用太空船送上月球,讓地球即便面臨毀滅,也可以「重新啟動」。
▲科學家提議要將地球上670萬物種DNA保存在月球上。(圖/NASA)
上周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(IEEE)舉辦的全球航太會議(Aerospace Conference)中,美國亞利桑那大學(University of Arizona)發表了有關「月球方舟」的最新研究報告,指出人類即將面臨的幾大災難,像是致命的流行病、火山大爆發、乾旱甚至是小行星碰撞等,都將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。
研究團隊認為,若真的發生災難,可將基因冷凍在「月球方舟」上,幫助地球重新繁殖,「只有將遺傳資訊儲存在太陽系其他地方,我們才能確保倖免於對地球的任何威脅」。科學家已計算出只要250次的飛行,就能夠完成670萬生物樣本的寄送,評估下來是可行的操作。
▼科學家認為「月球方舟」可避免大災難所造成的物種滅亡。(示意圖/翻攝自IMDb)
科學家預想的月球方舟,是建立於月表下熔岩管中的大型冷凍庫,所需電力由設置在月球表面的太陽能發電板供應。至於為何選擇月球?科學家表示,選擇月球的原因,是因為距離地球僅4天路程,比運送到火星容易多了,且月球表面下有200多個熔岩管,這些挖空的洞穴和地表是在月球嬰兒期形成,一直保持不變,可保護方舟免於流星撞擊和輻射,極低溫的熔岩管也是儲存生物樣本的條件,如同挪威的「種子庫」和北極世界檔案館。
▼月表下的熔岩管有儲存基因樣本的要件。(圖/NASA)
這項有如科幻片橋段的計畫,的確有許多需要克服的障礙,像是過度寒冷的熔岩管和近真空的環境狀態,可能讓金屬設施凍結、卡住,甚至冷焊在一起,對此,科學家提出「量子懸浮」方案,不過這項技術目前也還無法進行,其他困難點,還包括登月問題、低重力環境等,種種都顯示了這項計畫所需的技術還不成熟,不過研究團隊認為,這項計畫能否達成,只是時間問題,他們有信心在30年內完成,快的話,可能10到15年就可以了。
▼挪威斯瓦爾巴(Svalbard)島上的種子庫。(圖/翻攝自衛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