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送平台愈來愈便利,不過一名陳姓嫌犯108年擔任外送員時,利用平台機制漏洞,賺取賠償金,前後詐騙超過800萬元。對此,外送平台也回應,將依照法律程序追究應負責任。
▲陳姓嫌犯擔任外送員時,成立空頭餐廳,製造百人訂餐的假紀錄,三年共騙取570萬元。(圖/壹電視)
5年前這名26歲的陳姓嫌犯,加入Uber Eats擔任外送員,不過他發現平台有漏洞,不僅成立空頭餐廳,還用人名產生器,製造數百人訂餐的假象紀錄。隨後便取消訂單,賺取賠償金,三年共詐騙570萬。
不僅如此,嫌犯還變本加厲,在外送平台擔任專員,利用後端漏洞,挑選幾間營運情況較好的餐廳,把受款帳戶改成自己的帳戶,詐騙金額高達267萬,前後不法所得超過800萬元。
▼有受害咖啡廳反應沒有收到款項,外送平台調查後整起事件才曝光。(圖/壹電視)
直到今年,有受害咖啡廳向外送平台反應,他們2年來都沒有收到款項,外送平台調查後整起事件才隨之曝光。警方依照偽造文書、詐欺及妨害電腦使用等罪,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。對此,外送平台也回應,將依照法律程序追究責任。
不過嫌犯落網時,身上僅剩1千多元,詐騙的錢已經揮霍殆盡,甚至為了躲避追緝四處打零工維生,最終仍難逃法網。
★《壹電視》提醒您:
違法行為請勿模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