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還未緩解,國產疫苗研發正在進行二期試驗階段,但外界對於疫苗的保護效果,質疑聲浪不斷,對此,前副總統陳建仁在臉書影片為大家說明。
國產疫苗研發正緊鑼密鼓進行二期階段試驗,卻有遭外界質疑只有做完二期臨床測試就要申請EUA並不妥當,有醫學背景的前副總統陳建仁親上火線用5分鐘的影片說明,他表示,目前主要的武肺疫苗,都是在二期臨床試驗通過,還在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時候,就拿到EUA,「這是為了爭取時效的緊急保護措施」。
▼陳建仁親自拍片解釋國產疫苗爭議。(圖/翻攝自臉書)
陳建仁解釋疫苗須具備3要素,包括安全性、有效性、時效性,但「如果沒有時效性也無助防疫」,照過去的測試階段,等拿到正式藥證可能很多人都已經染疫身亡,在沒有其他替代療法的情況下,疫苗的及時性變成相當關鍵,審查同意給予緊急使用授權是一個必要的措施。
不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則指出AZ、莫德納(Moderna)、輝瑞(BNT)、 中國國藥疫苗,各有不同製造技術,但台灣的高端、聯亞、國光 全採用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,批評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,缺乏分散風險概念,各方有不同意見,也讓國產疫苗的成敗更受到外界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