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歷史上有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,大家都稱她為「黃阿祿嫂」,可惜對於這位女性的記載並不多,只知道她原姓為吳,而她也因為供奉媽祖有了傳奇的一生。故事自1842年一艘從福建運杉木來台灣的船講起,船隻運送完木材後就準備啟航回福建,但卻不知為何自動返航,原來是在船上的湄洲媽祖想要留在艋舺,船員只好依媽祖指示返航,將媽祖的神像交給萬順料館的黃祿先生供奉。
▲料館媽祖名聲遠播。(圖/翻攝自台北市艋舺啟天宮料舘媽祖文化促進會)
艋舺人稱這位媽祖娘娘為「料館媽祖」,也就是後來艋舺的啟天宮媽祖,但這跟黃阿祿嫂有什麼關係呢?原來黃祿(本名黃昭祿)雖為艋舺的地方富商,但卻因病早逝,妻子黃阿祿嫂為了家庭,接下了管理丈夫事業的重擔,成為台灣清代至日治時期相當有名的女性企業家。
當時也有句諺語說:「第一好張德寶;第二好黃阿祿嫂;第三好馬悄哥」就是在說當時的有錢人中,黃阿祿嫂就排在第二了,於此也可以得知黃阿祿嫂當時事業版圖之大,而她之所以出名,不只是因為富有,而是她不仗勢欺人、樂善好施,只要是跟慈善有關的事情,幾乎都會看到她的身影,也因此被尊稱為「艋舺大檀越」。
▼啟天宮為黃阿祿嫂舊宅邸。(圖/翻攝自台北市艋舺啟天宮料舘媽祖文化促進會)
而她為了維護生意上的地盤,聘用了十八名武士作為保鑣,這十八名武士在地方上也被稱為「十八王爺」,相當的威風。後來,事業有成的黃阿祿嫂決定搬到新宅邸,但媽祖娘娘卻不願離開,於是黃阿祿嫂就將保她致富的媽祖娘娘安置在舊址繼續供奉。
而這位「料館媽祖」的名威自然也是傳遍千里,不少人都會特地到此來向媽祖娘娘求助,再加上地方信眾的請託,黃阿祿嫂最後將舊宅捐出來,改建為地方宮廟,也就是現今的啟天宮,讓所有的信徒都可以來參拜這位料館媽祖。
▼艋舺傳奇女富豪的故事。(影片來源/突發琪想YouTube,連結若遭移除敬請見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