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診數天天爆量的情況下,指揮中心宣布未來快篩陽性後,才可以進行PCR,不過也就因為醫療量能還是很吃緊,甚至有的人選擇不PCR。醫師就示警,對抵抗力較低的六大族群,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投藥,不排除會惡化轉中重症,加上疫情持續擴散,到時或許身邊不乏出現大量確診者。
▲快篩陽卻沒PCR,輕症有可能變為中重症。(圖/壹電視)
懷有五個月大的寶寶,孕媽咪挽起袖子也來接種疫苗,肚裡同時還有另一個小生命,專家就說了,像這樣抵抗力較弱的高風險族群,此刻若快篩出現陽性,一刻都不能等。
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黃立民:「每一個重症都不要漏,都給他好好的治療,然後進而推廣到輕症的時候,輕症可是有危險因子的人,就趕快使用藥物。」
快篩陽才能驗PCR的新制度上路,但在重災區的雙北來說,醫療量能還是緊繃,若都疑似染疫了,還在家等通報,年輕人絕大數是輕症,可能過幾天就好轉,但像65歲以上長者,糖尿病、慢性腎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孕婦以及BMI大於25等重症高危險族群,快篩陽真的得通報,沒拿到口服抗病毒藥,恐怕陷入原本可避免的重症危機。
▼醫師示警六大高危險族群。(圖/壹電視)
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林謂文:「可以放寬去認定,尤其這種高風險的族群病人,那他的陽性的認定、確診的認定,或是在給口服藥的時機,都應該要更快更早。」
確診者病情轉折時間,多發生在確診後第5到7天,普遍為咳嗽、發燒、腹瀉,但免疫力低,惡化速度或許驚人,因此也建議家中最好存有常備用藥,雖然現在確診幾乎都是以輕症居多,但藥師公會也建議了,家中依然可以備有,像是止痛藥、止咳化痰藥,甚至像是抗組織胺等6類常見藥物。
▼家中可先準備六類常見藥物。(圖/壹電視)
截至5月3日,連續六天已經累計約9.6萬人確診,醫療粉專提醒以Omicron病毒,至少1傳10的威力,實在別心存僥倖,染疫後似於輕症,得先有這個前提。
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林謂文:「那打疫苗,其實我們也看到說,最近的幾個中重症死亡個案,很多都是未打滿三劑,基本上疫苗,如果沒有打滿三劑,你就容易罹患中重症,甚至死亡。」
專家斷言每日確診數是一回事,關鍵是在中重症的比例,目前三劑覆蓋率才剛突破六成,想做到全體免疫,還有得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