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疫苗、新冠疫苗,間隔多久施打比較好?美國CDC跟歐盟都認為,同時施打不會讓副作用加劇,不過,指揮中心建議,避免疫苗不良反應混淆,兩種疫苗最好間隔7天。如果新冠疫苗第一劑還沒打到的族群,醫師建議,因為數量有限,不妨先打新冠疫苗。
▼指揮中心建議,兩種疫苗間隔7天施打,能避免不良反應混淆。(圖/壹新聞)
今年流感疫苗632萬劑,10月1日起開始施打。加上新冠疫苗持續接種,萬一出現不良反應,實在難以判斷到底跟哪種疫苗有關。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說,「還是比較建議把疫苗拆開來打,好處是避免疫苗的交互作用,彼此的副作用難以理解,到底是什麼疫苗引起。」
美國CDC、歐盟都建議同時施打流感、新冠疫苗,表示副作用不會加劇,而兩種疫苗常見的副作用,都是注射部位紅腫、疼痛。但是,流感疫苗副作用1到2天內就會消失,而新冠疫苗還多了頭痛、發燒、肌肉痛等副作用,幾天內才會消失。為了避免不良反應混淆,或是有些人對疫苗比較有劇烈反應,因此指揮中心建議,兩種疫苗間隔7天施打。
而現有的新冠疫苗,對Delta變異株效果有限,從7月2日到9月17日共有317名境外移入,其中63例是突破性感染,其中又有19例感染Delta,等於平均5例,就有1例是突破性感染,專家說,「未來境外移入病例,可能8成以上都是突破性感染。」
▼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說,出現突破性感染是因為身體的抗體減少。(圖/壹新聞)
對於突破性感染頻傳,羅源彰表示,「當你的抗體量,掉到一定的程度,沒有辦法再支撐於外界病毒侵襲的時候,突破性感染就一定會出現。」國外研究也發現BNT、莫德納疫苗,接種時間愈久,免疫力愈低,必須追加第3劑。專家認為,國內疫苗到貨速度不如預期,先趕緊讓第一劑覆蓋率衝到7成以上,第二劑涵蓋率目標也要有3成,搭配防疫邊境措施,因應秋冬可能再起的疫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