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揮中心已向高端、聯亞採購各500萬劑的國產疫苗,近期兩家公司將陸續解盲二期臨床試驗。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委員劉宏恩針對國產疫苗發表看法,指出就算國產疫苗號稱解盲成功,但推測保護力的CoP標準不明,它們的保護力是個問號。
▲國產疫苗即將上市,近期陸續近日解盲階段。(圖/壹電視)
國產疫苗力拼7月上市,其中聯亞二期試驗預定在6月20至25日解盲,拚月底申請緊急授權;而高端二期臨床試驗預計6月10日就可解盲,力拼申請國內緊急授權以及向歐盟申請臨床試驗相關認證。不過在國產疫苗準備解盲之際,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委員劉宏恩指出,到現在食藥署都還沒說明「解盲過關與否」的標準,讓他質疑那把尺究竟是什麼?
▼高端、聯亞疫苗預估進度。(圖/壹電視)
劉宏恩在臉書表示,近期收到許多來信咒罵他「為何要配合中國認知作戰詆毀國產疫苗」,對此他解釋,食藥署一直在講緊急授權EUA,「大家可以去查查看,食藥署到今天仍然沒有公布緊急授權EUA的審查辦法和準則。所以未來決定國產疫苗通過與否的那把尺到底是什麼?」
劉宏恩說,一些專家喜歡談WHO在5月底曾有會議討論以二期試驗的血清抗體數值,來推測藉由三期試驗才會得知的實際臨床保護力。「但是他們部份人絕口不提,WHO只是在研議未來方向,至今沒有國際共同接受的推測標準。那請問台灣食藥署已經獨步全球訂出了推測標準嗎?在哪裡?」
劉宏恩認為,如果沒有事先提出標準,或只有不透明不公開無法接受檢驗的表準,「這樣你講『解盲通過』與否,有什麼公信力?」最後,劉宏恩更表示,大家還在取笑某些疫苗保護力只有50、60%,「我們國產疫苗就算號稱解盲成功,由於推測保護力的CoP標準不明,它們的保護力可能是百分之『?』---對,是個問號。」
▼劉宏恩質疑國產疫苗解盲通過的標準不明。(圖/翻攝自劉宏恩臉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