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指揮中心公布未來可能實施輕症患者解隔離標準。(圖/壹新聞)
國內疫情延燒,指揮中心指揮官宣布新增180例本土確診病例,台北市89例、新北市75例、彰化縣6例、宜蘭縣及桃園縣各4例、台中市及基隆市各1例,雙北市防疫升至第三警戒。外界好奇,個案一多,對於輕症且CT值高患者,解隔離標準為何,對此,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未來可能會實施解隔離標準。
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,專家小組前陣子會議有提及相關因應作為。個案持續大量增加,擔心負壓隔離病房不夠使用,則會降低解隔離標準,只要CT值大於等於34,就不會有傳播疑慮,只要有2次結果,就可以解隔離,這標準比歐美國家還高。指揮中心也會參考歐美經驗,個案一多,舊的個案發病10天以後,傳染力極低,就可以考慮把負壓隔離病房及專責病房讓出來,轉到集中檢疫所裡面,以一人一室的收治方式,待CT值大於等於34就可以回到社區。專家小組面對個案多的時候,考慮醫院量能,還有這個相當安全做法。
未來集中檢疫所負擔增加,陳時中呼籲各地積極把防疫旅館到醫療整備的量能準備好,未來檢疫盡量移至防疫旅館,集中檢疫所不再收檢疫人員。
此外,對於外界擔心個案增加,檢驗量能會不會不夠。對此,陳時中表示,若地方檢驗量能不夠可以請中央協調進行條配,而「目前檢驗量能足夠」。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也說明,目前有162家檢驗機構,平常作業情況下,1天檢疫量能可達1.6萬件,緊急情況,量能會再增加。
《壹新聞》提醒您:
因應COVID-19疫情,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,如有相關疑似症狀出現,請撥打防疫專線:1922,或0800-001922,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,同時主動醫師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,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