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電視 APP下載

蟹肉棒下鍋「要不要脫塑膠膜?」 食藥署給正解了

蟹肉棒是常見的火鍋料,丟進火鍋烹煮之前,外層的塑膠膜要不要拆掉,一直備受討論,現在食藥署給正解了!


火鍋是台灣人最愛的料理之一,豆皮、貢丸、蟹肉棒等火鍋料更是必點菜色之一,但蟹肉棒外面都有一層塑膠膜,它到底要不要「脫掉」,是多數人困惑的問題,對此食藥署給出了解答。


▲不少人天冷選擇吃鍋暖身。(圖/壹電視)


你享用蟹肉棒的時候,會把外層塑膠膜脫掉嗎?有一派人支持烹煮前先「拆膜」,認為塑膠加熱可能溶出有毒物質,擔心將毒素吃下肚;另一派人則是認為塑膠膜為耐熱材質,不拆膜才可以保留蟹肉棒的鮮美;對此,食藥署近日在臉書「食用玩家-食藥署」發文表示,塑膠材質不建議於長時間置於高溫烹煮,建議料理前將塑膠膜拆掉,才能吃得放心。


▼食藥署表示塑膠不適合長時間於高溫烹煮。(圖/食藥署臉書)


因為塑膠是由多種塑膠材料製成的高分子聚合物,同時耐熱的溫度會是一個範圍,而非固定值,例如:聚氯乙烯(PVC,耐熱60~80 ˚C)、高密度聚乙烯(HDPE,耐熱90~110 ˚C)、聚丙烯(PP,耐熱100~140 ˚C)等材質,有其耐受溫度的範圍,其中高密度聚乙烯硬度大,一般無毒性,因為使用上相對安全,所以大多都用在製造塑膠袋、廚具、紙容器表面的PE淋膜及食用油容器等;雖然使用上看似穩定,但也要考慮到火鍋湯頭的溫度、食品廠商外膜的等級真的是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嗎,而且可耐熱不代表塑膠材料真的不會變形,或是不會溶出有害物質,所以還是建議民眾,把蟹肉棒丟下火鍋前,還是先把外層薄膜脫下,以防高溫烹煮的風險。


另外,火鍋料常見的蟹肉棒是以魚漿、麵粉製成的加工品,為了仿效蟹肉的外觀及味道,製作過程添加了不少色素、穩定劑、增味劑等添加物,雖然食品添加劑使用前會經過嚴格評估才可添加,但加工製品仍不建議多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