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血清抗體調查報告終於公布,於27日舉辦說明會,但現在爆出,計畫在8月11日才通過台大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,是否先斬後奏,引發研究倫理爭議。29日晚間,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,發出一千六百字公開信說明事件始末,彰化縣衛生局則不對外多做說明,僅由新聞處代回應「會靜候調查」。
▲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血清抗體調查報告於27日出爐,但引發先斬後奏爭議(圖/壹電視)
千呼萬喚,萬人血清抗體報告終於在27日對外公布,然而現在最大爭議就在,報告是否通過「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IRB」審查,陷入先執行後補審查的疑慮,對此,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於29日晚間發出公開信,說明爭議始末,表示IRB審查是針對抽血後學術研究部分,至於六月的抽血行為,鄭守夏指出:「根據主導教授詹長權表示,這屬於衛生局的執行公務,因此可以免除IRB。」但免審證明通過日期是在8月11日,所謂政府機關的「執行公務」和「學術研究」,兩者間的模糊空間如何界定,爭議難平。
▲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於29日發布公開信,說明爭議始末(圖/壹電視)
面對爭議,鄭守夏在信中提到,8月25日及28日兩天,分別收到衛福部跟科技部來函 ,要求提供是否有變更計畫,進行血清抗體調查等證明,目前已請詹長權協助辦理中,鄭守夏承諾,會拿出誠意全力配合調查。然而針對這樣的公開信,彰化縣衛生局則表現的相當低調,僅由新聞處長李俊德代為回應,表示相關的學術研究,都由台大學術方面做主使。
▲針對鄭守夏親自發出說明信,彰化縣衛生局表現低調,僅推派新聞處代為回應(圖/壹電視)
萬人血清抗體報告公布過程引起間接互槓,也有一部分人解讀,彰化縣衛生局是否在做另類卸責,讓先執行後補審查的疑慮成為箭靶。